<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融合国际化科技力量,助力生态可持续发展——我院五名研究生在第十二届国际景观与生态工程联合大会上做最新研究发表
日期:2022-11-23   编辑: 陈姗姗   阅读:[ ]次

2022年11月19-20日,由日本应用生态工学会主办的“The 12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ICLEE)”国际景观与生态工程联合会议线上线下同时召开。此次会议由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及韩国从事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微生物学、景观学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及留学生等,共进行了78场学术演讲与研究报告交流。我校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郝爱民教授课题组陈凯、颜志雄、李平安、黄炜、石小雨5名硕士研究生在河岸环境分会场做了最新研究报告。

陈凯同学以“Longitudinal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sediment quality, and benthic organisms in the downstream gravel-bed and tidal sections of Nanxi-ou River”为题,通过对楠溪江流域水生态系统调查,发现潮汐段有机物污染严重,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颜志雄同学的报告“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ormant cyanobacteria in sediments of the transitional zones in a large shallow lake”中指出蓝藻休眠体种场及分布是治理蓝藻水华的首要场所。李平安同学发表了“Initial changes in water quality,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phytoplankton after water-jet pulverization of cyanobacterial bloom in Lake Taihu, China”的报告,试验研究证明了消除蓝藻细胞活性和群体聚团,可促进生物光合作用的同时,更有利于浮游动物的捕食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黄炜同学“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its sources in Lake Taihu, China”的报告研究结果显示开放性水域和封闭性水域水体中DOM组分受外界源相关性影响。而石小雨同学在“Effects of red and blue LED irradiation on the growth and antioxidant responses of submerged plant, Vallisneria natans”的研究中证明了利用LED照射能够促进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生长和恢复,并抑制环境胁迫的影响。在讨论环节,以上五名研究生的报告研究内容受到线上学者们的高度点评和积极的讨论,认为在水体富营养化改善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也为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图1. 线上发表和讨论回答)

两天的国际联合会议结束后,黄炜同学情不自禁地对课题组大家说:“这次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参加这次国际联合研究大会,面对国际专家、学者们,全程英语交流,报告时也非常紧张,但报告结束后,感到非常兴奋与开心,感觉收获很大,对研究也充满了自信。”石小雨同学说:“非常感谢课题组导师们近一个月来的悉心指导与反复练习以及同学们的支持,让自己能够保持积极认真的态度,虽然对英语沟通能力要求很高,但是顺利完成了这次平生第一次的英语研究报告,这一个月里得到了巨大的成长与锻炼,也非常感谢课题组导师能够给大家提供这样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此次国际联合学术会议的参与不仅为汇报人员提供了难得的学习和研究锻炼机会,更为提高科研人员研究素养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推波助澜效果,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提升温州大学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2. 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努力达成公约提出的到2050年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ICLEE期待2022年研究成果与交流将支持亚洲和世界实现这一目标的学术活动。截至2021年,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LEE)的影响因子(IF)为2.147,已真正成为国际期刊。每年一度的新技术发表研讨会汇聚了世界各方精英,温州大学5名研究生在此次国际学会上的参会和研究发表,让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学生人才培养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形成了国际学术沟通的浓厚氛围。(通讯:毛晶、胡慧玲;图片:潘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