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我院2025级本科新生顺利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环境,有效缓解入学初期可能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与全面成长,我院于2025年9月27日18:30在岩松堂步青厅组织开展新生心理适应性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张亚萍老师担任主讲,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参加,围绕新生核心心理需求,从痛苦情绪来源解析、人际关系构建与自我接纳、心理服务资源介绍三大维度展开讲解。

在讲座开篇,张老师以“痛苦情绪由何而来”为核心问题引导交流,现场有个别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在生活适应与学业规划中遇到的困扰。针对这一话题,张老师重点介绍了“艾利斯情绪ABC理论”,核心阐明:情绪与行为结果并非由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决定,而是源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她进一步指出,化解负面情绪的关键在于正视具体问题,审视并调整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在人际关系指导模块,张老师提出“价值是人际关系的核心基础”这一观点,指出人际联结需以双方价值互促为前提。她建议新生将的重心放在“主动提升个人价值”上,通过丰富知识储备、培养专业能力、塑造良好品格等方式,增强自身对外界的贡献度。关于自我接纳,张老师纠正了“无条件自我接纳”这一常见误区,强调人无法通过自我欺骗实现真正的自我接纳。她倡导新生树立“追求个人最佳版本”的成长目标,在正视自身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努力提升自我,以实际行动获得来自潜意识的认可与接纳。

为保障新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及时获得专业支持,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学校、学区和学院提供的多元心理服务资源,包括幸福工坊、幸福加油站、学区心理辅导室、学院心理辅导站等。她逐一说明各平台的服务内容、预约方式与开放时间,明确告知新生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渠道,鼓励新生在面临心理困扰时主动寻求专业帮助,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讲座尾声,张老师向2025级新生送上殷切寄语和美好期盼:“努力的意义在于当所有理想化的美好事物冲着你去的时候,你能够轻而易举地接得住它,而且抱得很稳,并且打心眼儿里觉得自己值得拥有,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活着。”

此次新生心理适应性专题讲座内容详实、针对性强,不仅帮助新生厘清了入学适应期的心理困惑,传授了科学的心理调节方法,更搭建了心理健康支持的桥梁,为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开启成长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