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新生筑牢思想根基,加强网络安全教育,2025年10月14日,生环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柏民教授、杨立淮教授于南校区9号楼报告厅分别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清朗网络空间》专题讲座,讲座由院学工办黄益玮老师主持,院全体25级新生参与本次学习。

王柏民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解读”开启首讲。他从世界宗教分布现状切入,深入剖析了当代宗教四个发展趋势及我国宗教工作的独特情境,帮助同学们构建起对世界宗教形势宏观认知框架。通过对美国记者对华宗教研究及大学生对于党的宗教政策认知欠缺的解析,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宗教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

在理论阐释环节,王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探究了宗教的产生与影响,解读了毛泽东、邓小平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重要论述,助力学生从根源上理解宗教的本质与作用,为形成正确的宗教观奠定基础。

讲座尾声,王教授聚焦新时代宗教工作,详细阐释了“八个关键词”。这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宗教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在校园环境中应持有的理性态度——既要尊重信仰自由,更需坚守政治规矩和学术立场。

杨立淮教授以“构建网络安全生态环境——大数据时代的思考”为题展开第二场讲座。他从当前国际背景切入,剖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等现实形势,以明晰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的观点。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杨教授讲座深刻剖析了大数据时代对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启发学生主动适应技术浪潮,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同时,重点聚焦网络安全与媒介素养,强调识别防范网络诈骗、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并指出大学生需提升网络风险防范能力及信息获取、分析与创新能力。

讲座最后,杨教授强调同学们应理性看待网络世界,保护个人安全,善用互联网开创未来。此次讲座内容丰富,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网络行为指南,更激励其成为清朗网络空间的积极建设者与理性传播者。
本次《形势与政策》课将思想引领与时代素养深度融合,它不仅为同学们系好了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更指明了前行方向:唯有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高度的责任感驾驭网络技术,方能在大学这一人生拔节孕穗期,茁壮成长为一个思想清醒、行为自律、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图文:干子珩 魏琳萱
初审:赵舒展 黄益玮 张云云 章莹
复核:周领
发布审核: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