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正式认定“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来源: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日期:2025-09-09浏览量: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认定名单和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我校“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顺利通过创建示范活动认定。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筑牢教育强国根基

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以来,团队带头人赵敏教授带领团队成功获批全省水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生物学、资源与环境两个博士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Water Research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45篇,授权专利34项。团队成员中,5人晋升为高级职称,成员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如井芹宁教授当选日本工程院院士、赵敏教授当选浙江省特级专家、王奇教授获第九届全省高校“最受师生喜爱的书记”提名奖,至此团队汇聚了全职中外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8人。

团队坚持以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师德好、教学优、科研强的教科研团队。教师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坚持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诚信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培养,既传授科学知识,更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团队成员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团队所在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培养“六有”时代新人

团队秉承“教做人原则、授科学理念、创成才条件、造和谐氛围”的育人理念,形成了以学业导师制引领,知识传授、素质培养、能力锻炼紧密结合的培养体系,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获得浙江省及温州大学教改项目、教材项目立项5项,出版《植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高级植物生物学》等专用教材3部,获批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项及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荣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3项,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等3项,获浙江省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项,并将这些成果广泛应用于教学。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全省水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及实验教学中心,以科研反哺教学,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学生全过程科研能力培养,大力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全体教授均为本科生授课,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进入团队导师实验室,广泛开展开放性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田家炳杯”学科教学(生物)专业硕士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0余项、省级奖项30余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科研立项5项,省级科研立项4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17项、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立项12项。

团队积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调查报告,毕业生就业率、职业和专业相关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岗位适用能力的总体满意度均近100%,生物科学专业获温州大学2022-2023学年最具竞争力专业综合奖。2023年8月至今本科生就业率为97.64%,研究生就业率93.58%,考研上线率41.59%,录取的学生中有40.77%被中国科学院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院校相关专业录取。

坚定科技报国理想书写创新争先篇章

团队以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研究为特色,依托的生态学学科为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团队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浙江省尖兵领雁项目等省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和横向项目35项。团队成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的净化槽出水资源化回用的经济植物处理设施,满足了我国不同经济气候地区分散式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需求。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研发的富含有机质河道淤泥环保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为我国河道淤泥的生态处置和资源化提供了快速、经济、高效的技术及设备。

团队成员积极与哈工大、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解放军总装备部、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等单位开展合作,2025年2月28日,与排名世界前列的日本东京大学续签第二期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迈出新的重要步伐。

团队积极参与国家战略行动,针对三垟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自净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对三垟湿地水环境质量提升开展了相关研究,为三垟湿地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针对我国多地频发的藻类水华及衍生的水质异味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监测与治理技术研究,成功解决多地水华爆发问题,为全国水库和湖泊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团队还积极响应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部署,对国家生态质量样地和重要湿地两栖动物和野生动植物进行长期监测,为我国动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支持。此外,团队在藻类养殖新对象的培育、育苗、养成和种质保存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培育了9个养殖新对象,示范推广5385亩,为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核心种源保障。

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态环境学科教师团队始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充分发挥人才、科技、智力优势,在生态文明领域深耕不辍,为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生态人才,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