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报 | 生环学院学子在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决赛中再创辉煌

来源: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日期:2025-11-18浏览量:

2025年11月15~11月16日,由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浙江省土壤肥料学会、浙江省生态学会联合主办的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在衢州学院举行。在我校生环学院学子的顽强拼搏与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生环学院参赛队在此次比赛中获得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

项目名称:水稻秸秆固体碳源的研制及其在污水总氮极限减排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肖继波

项目成员:葛津魁、顾苗、汪小超、龚新凯

项目简介: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通过复合酶改性与可降解高分子熔融共混,开发出一种缓释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运行周期长的固体碳源,以替代传统液态碳源;进而构建基于该碳源的极限脱氨系统,旨在显著降低污水处理厂的碳源投加成本,推动总氮深度去除。该系统在实现污水脱氮的同时,践行“以废治污”理念, 为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化资源利用提供新途径,延伸秸秆产业链,支持绿色低碳发展。

微信图片_20251116195640_338_960

项目名称:基于两栖动物波动性不对称的农业水环境压力生物指示系统构建

指导老师:吴延庆

项目成员:邹金蓓 王小雅 朱红梅 徐小峰

项目简介:本研究针对农业水环境监测指标单一、成本高的问题,以温州瓯海区农田优势种泽陆蛙为研究对象,布设13个样地,检测pH、COD等5项关键水质参数,测量19项双侧形态指标(8项测量型、11项计数型),计算波动性不对称综合指数(FAMI)。通过PCA分析划分水质等级,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吻长为敏感指示指标,其FAMI值随污染程度升高显著增加。最终构建低成本、易操作的生物指示系统,为农业水生态监测、治理成效评估及温州绿色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微信图片_20251116195634_336_960

项目名称:典型新污染物毒性预测、评价与治理

指导老师:刘仁兰

项目成员:罗银川、丰金涛,杨雅涵,卢泽雨,徐起扬

项目简介:本项目开发了一种三维多孔铁基生物炭气凝胶(4Fe-BC/3CS),用于催化臭氧高效降解水体抗生素。该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稳定性,铁溶出远低于国家标准。研究表明,4Fe-BC/3CS&O₃系统能快速去除多种污染物,在处理农村尾水的连续流实验中表现卓越。小麦水培实验证实,处理后的尾水可有效缓解对植物的氧化胁迫。毒性评估表明,该系统能显著降低降解过程的生态风险,为农村尾水治理提供了一条绿色资源化的可行路径。

微信图片_20251116195639_337_960

据悉,本届竞赛以“绿色低碳、数智赋能”为主题,引导大学生聚焦现实生态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通过赛事平台,学生生态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得到有效锤炼,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也实现了深度融合。

学院在备赛过程中精心组织、全程保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参赛学子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学院将持续以此类竞赛为契机,夯实实践育人体系,为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

文字:李欣茹

初审:周啸鸣、杨雨晴

复核:周领

发布审核: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