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纲要(2024—2035年)》有关部署,扎实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我院组织教师团队参加了于11月15日至16日在成都举办的“2025新时代高校环境教学改革与创新交流会”。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朱利中、侯立安、张远航、任洪强、汪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周琪,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胡洪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海以及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700余名环境与生态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本次大会及论坛。
会议围绕环境类专业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人工智能与课程教材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虚拟教研室建设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院教学团队陈华林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学科交叉·能力进阶·科研哺学——生态环境类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我院在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与成效,引发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与热烈交流。

会议期间,成都理工大学联合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温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聚焦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突出组织保障和引领功能,强化专业育人协同机制,共同发起成立全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双带头人”党支部“强国行”行动联盟,我院党委书记李祖祥出席了联盟成立仪式。

本次交流活动不仅有效促进了我院与国内兄弟院校在环境与生态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互学互鉴,也为我院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数字化课程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望未来,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跨学科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探索生态环境领域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助力高等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为构建绿色未来、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图文:陈莎莎
复核:李祖祥
发布审核:李丹萍